安爾康姆無人機在云南福貢泥石流滑坡災害中被用于傳輸災情的影像數據
體積最小、價格最貴
從無人機的航空裝備屬性來看,安爾康姆算得上佛山產品體積最小、價格最高 的裝備制造業企業之一。但孫平強調,安爾康姆研發生產的航空器,是遵循航空工業而不是消費產業的理念和規則。
與身價相匹配的是,安爾康姆面向的都是國內外重量級客戶。md4系列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已作為標準偵察無人機裝備,列裝到多地武警和公安部門, 用于偵查、反恐和空中監控。國家電網 則將其選定為小型無人機電力巡檢系統飛行平臺,配裝到多個省網公司。此外,它還在軍事、消防、石油、海洋、測繪、交通、科研等多個專業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
很大程度上,工業無人機的前沿發展已經超乎一般人想象。“像我們的無人機,自帶‘黑匣子’。如果飛機掉下來,所有飛行數據都能查到,很容易查明原因。”孫平說。
只為更高端
今年以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成為一片紅海,各大無人機廠商爭先布局新賽道,向著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發力,以爭奪高端行業應用的市場。
孫平解釋,與現在市場上一些無人機企業每年推出一種甚至幾種新產品不同,安爾康姆開發一種新的無人機型號,平均至少要3到4年時間。
安爾康姆無人機被用于地理信息
2011年,為應對國內客戶高海拔航拍測繪的需要,安爾康姆針對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環境應用需求,重新設計了一種新的高原型旋翼。為此,安爾康姆用了8個月的時間通過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計算和模擬風洞試驗設計制作樣品旋翼,又帶著樣品旋翼和專門的測試設備,從青海格爾木向西藏出發,從3200米一直到5200米,沿途海拔每升高100米就停下來做一組測試,最終得出不同海拔下的測試數據,再根據這些測試數據對高原型旋翼的設計進行驗證和修正。最終,歷時近一年才完成高原型旋翼的研制、定型與發布。
“這樣的產品研制過程在民用無人機行業里看可能非常異類,但是如果從航空工業的視角看,真正的飛機研制過程不都是這樣的嗎?”孫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