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10年前的2006年,首次進行無人機展覽的“尖兵之翼”(中國國際無人系統技術成果交易展覽會),企業的參展數量只有50多家。據展覽的組織者、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孫柏原回憶,簡陋的展覽還是在一個酒店大堂中進行的,面積只有300平方米。
而到了今年的展覽會,面積高達9000平方米,無人機相關參展企業數量有1100多家。
有分析顯示,中國目前有300家至400家民用無人機企業,從業人員超過萬人。未來,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空間高達500多億元。同時,在軍用市場,戰斗無人機研發與裝備的市場容量更高達600億—1500億元。
群雄并起的世界老大
目前,中國無人機出口已占據全球90%的無人機市場。以大疆為代表的無人機企業在美國市場上縱橫捭闔。
在被稱為“機器人之都”的深圳,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深圳共出口16萬臺無人機,貨值達7.5億元,出口數量為去年同期的69倍,占據全國無人機出口總量的99.9%。此外,從深圳口岸出口的無人機都是民用消費級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市場。而在高交會上,深圳市再次提出了打造“無人機之都”名片的新概念。
中國無人機行業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老大。
大疆創新董事局主席李澤湘稱,紅杉資本主席邁克爾·莫里茨認為大疆現在所處階段,就像蘋果公司正處在iPhone2手機的時代一樣。
曾和大疆有過業務接觸的一家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因為無人機的火熱,在一些無人機大企業,技術人員是非常有話語權的,年薪起碼50萬元起,高的能達到百萬元。在企業中,最有話語權的部門就是開發部門。
在行業龍頭大疆中,公開資料顯示,大疆無人機團隊的研發人員已經達到800多名,這目前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無人機研發團隊,其掌握的無人機核心專利數量也占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大疆在2010年時銷售額僅有300萬元。5年過去了,2015年初的數據顯示,大疆創新的產品占據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市場份額,其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大疆創新2015年的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美元。
在全球無人機企業榜上,大疆排名第一,而第五名是同樣來自中國的零度智控。從2011年初開始,零度智控進駐多旋翼無人機市場。據稱在專業航拍市場占據大概1/3的份額。
除此之外,由前微軟中國區MVP彭斌于2007年創立的極飛,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多旋翼無人機的公司之一。目前極飛無人機與快遞物流企業合作密切,此前轟動一時的淘寶無人機送貨,采用的便是出自極飛的產品。
另一家無人機市場新銳,總部位于中國廣州的億航無人機團隊于去年4月獲得來自樂博資本楊寧的第一筆天使投資。緊接著的5月,億航發布旗下首款無人機產品Ghost。其創始人為有著“16歲就考上清華少年班”神奇經歷的胡華智。
“現在我能聯系到的無人機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就有2000家左右,遠超過此前大家都認為的300至400家民用無人機企業的數量,行業其實很大。無人機現在正在進入‘春秋時代’,處于群雄并起時期,但真正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不多。”孫柏原說。
有消息報道稱,擁有核心技術的無人機企業不到10家,許多公司主要靠山寨和組裝,沒有技術含量,很多企業未來有倒閉風險。
“保守地說,未來50%的無人機企業會被淘汰。”孫柏原認為。
行業應用短板
無人機市場看起來火熱無比,但主要集中在消費級。從價格看,普通消費級無人機售價3000元,成本約2000多元,而工業級無人機需要30多萬元起步。
到今天,整個無人機產業開始多樣化和細分化。軍用無人機可以用于偵察、誘餌、電子對抗、通信中繼、靶機和無人戰斗機;工業無人機可以用于警用、消防、氣象、農業植保等;而消費級無人機多用于航拍、游戲等休閑用途。
李先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行業應用市場相對還沒那么熱,因為需要結合具體行業應用定制開發。”
無人機的價值,早已不停留在航拍上。除了航拍,目前市場比較成熟的領域還有農業、電力。
以電力系統為例,中國目前有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和南方共6個跨省區電網,110kV以上的輸電線就有50多萬公里。如果把硬件設施、人員巡線成本都算上,每年的維護費用難以想象。這還不包括數據不全、惡劣環境等因素影響的額外增加費用。傳統的巡線方式,單人巡線一天,只能檢查6—10個基桿塔,而無人機半小時就能完成,成本、效率和安全都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
孫柏原對李先生的觀點非常認同,“在深圳的這個無人機展會,就是以應用為主題,分別設有電力應用展演、農業應用展演、應急救援展演等。”
在孫柏原看來,技術必須要和市場結合起來,技術開發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無法讓無人機獲得更大的行業應用空間。
目前來看,無人機在警用、城市管理、農業、地質、氣象、電力、搶險救災、視頻拍攝、快遞等行業都有了一些用途。當然這些應用主要還是在國外,國內各行業在無人機的應用上還不多,主要還是應用于視頻拍攝以及娛樂等方面。
對于無人機各類應用前景,航天九院無人機所總工程師、研究員閆玉曾公開表示,目前無人機市場火爆,還需要在相應后端應用市場、分析處理能力方面加強配套。另一方面,行業發展還需要看低空空域管理具體規范,國家層面態度上是希望放開,但這畢竟也要牽扯航空管制、通信聯絡等多方面的協調。
但無論如何,目前無人機仍是資本投資的熱點,受到熱捧的公司包括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合作、子公司去年8月已獲得首臺無人機產品訂單的通裕重工(SZ300185);今年2月擬定增募資4.6億元投資無人機及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項目的山東礦機(SZ002526);控股子公司致力于消費級無人機系統、航拍勘測無人機系統和行業應用無人機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雪萊特(SZ0020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