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該地區部署最廣泛的平臺仍然以進口美國和以色列制造商的產品為主,但是,該地區許多國家的國內研發市場都在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繼續依靠租賃協議,同時,獲得更長期的解決方案的項目也在繼續實施。
在整個亞太地區,隨著越來越多的軍隊通過國家間的軍事行動了解了戰術無人機的使用經驗,這些系統的使用只會繼續增加。戰術無人機具有較短的指揮與控制(C2)周期,是士兵在戰場上非常有用的裝備。盡管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可以帶來更廣闊的地理區域內更清晰的圖像,但是,戰術無人機能夠更快地部署,而且操縱有效載荷比更大的無人機更快,可以在戰術層面提供寶貴的態勢感知。
澳大利亞
根據目前已經簽署的許多服務合同,澳大利亞國防軍(ADF)正在采購一種戰術無人機,以滿足澳大利亞陸軍現有的需求。根據“聯合項目129”(JP 129),正在尋求一種能夠以先進空中偵察能力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和特定海上作戰的戰術無人機。計劃于2013-2015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而且在根據與美國政府的對外軍事銷售(FMS)協議選擇RQ-7B“影子200”(Shadow 200)無人機之前,澳大利亞國防軍花了數年時間來評估各種選項。
2010年7月,“影子”無人機項目第二階段獲得了澳大利亞政府的批準,澳大利亞國防軍將接收2套“影子”無人機系統,每套系統包括5架無人機,2個地面控制站(GCS),1個戰術發射和回收單元以及相關的戰術支持系統。在宣布這項大約價值1.57億美元的合同時,預定于2011年底交付第一套系統,于2013年交付第二套系統。
“影子”無人機系統已經在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使用,在競爭中擊敗了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和法國塔萊斯公司合作提供的“競技神450”(Hermes 450)無人機,意大利塞萊克斯公司(Selex)的“隼”式(Falco)無人機以及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的I-View無人機;據信,澳大利亞陸軍還為該采購項目測試和評估了美國航空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的“黃蜂III”(Wasp III)無人機。
澳大利亞的“影子”無人機系統將用安裝在拖車上氣動彈射裝置彈射,每一架無人機將攜帶光學和紅外攝像機以及一臺激光目標指示器(Laser Target Designator)。“影子200”無人機是美國AAI公司制造的,專門用于偵察、監視、目標跟蹤和評估,具有先進的航空電子技術和制造工藝。這種無人機可以看到距旅戰術作戰中心125千米的目標,并從8000英尺(約2400米)高度識別戰術車輛,斜距超過3.5千米,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地面控制站近實時地將圖像和遙測數據傳輸到“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oint Surveillance and Target Attack radar System),全信息源分析系統(All Sources Analysis System)以及“先進野戰炮兵戰術數據系統”(Advanced Field Artillery Tactical Data System),并為精確制導武器提供目標跟蹤數據。
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在實施“棕夜鷺項目”(Project Nankeen)時,選擇了“蒼鷺”(Heron)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為部隊提供先進的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先前是由澳大利亞陸軍的“掃描鷹”(ScanEagle)戰術無人機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AP-3C“獵戶座”(Orions)飛機協調來提供這種能力。根據與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一份租賃協議,波音公司的子公司英西圖公司(Insitu)負責操縱“掃描鷹”無人機,這種無人機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支援澳大利亞的地面部隊。該無人機系統覆蓋范圍較小,可以選用光電、紅外或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裝置,雙有效載荷艙布局可以搭載額外的有效載荷。
“掃描鷹”無人機是與波音公司合作研制的,聲音、視覺、紅外信號小,具有先進的消聲裝置,采用模塊化設計,人工干預需求低,續航時間24小時,可以在非常低的高度,達到很高的隱形水平。其重油發動機降低了海上環境中的后勤運輸負擔,并提高了無人機的性能;其慣性穩定的光電或紅外成像儀可以更久地自動跟蹤固定和移動目標。
贏得戰斗的能力
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也在步澳大利亞的后塵,通過采購和研制項目進一步提高其戰術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作為第三代新加坡武裝部隊(SAF)職能調整的一部分,新加坡國防部(MINDEF)在2007年初成立空防與作戰指揮部(ADOC)之后,同年又在新加坡空軍(RSAF)內組建了無人駕駛遙控偵察機指揮部(UAV Command)。據新加坡國防部稱,無人駕駛遙控偵察機指揮部將為新加坡武裝部隊實施的作戰行動提供戰術支援,而且將發展無人機作戰的能力,提高人員操作技能。
新加坡武裝部隊使用無人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它收購了第一架遙控飛行器(RPV)。從那時起,新加坡無人機技術研究和開發一直在發展,也采購了幾種無人機系統,包括“偵察兵1000”(Scout 1000)和“搜索者”(Searcher )無人機。20世紀90年代成立的戰術空中支援司令部(TASC)承擔了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無人機研制和使用,以及推動本國無人機能力發展的工作;而無人駕駛遙控偵察機指揮部目前已經接管了新加坡武裝部隊的這方面工作。除了負責新加坡武裝部隊無人機系統的發展,包括專業知識和能力發展,操作人員的職業發展,確保無人機的使用準備和飛行安全之外,該指揮部還將是為新加坡武裝部隊提供無人機操作和飛行安全專業指導的專門機關,包括無人機例行飛行的日常管理以及無人機支援平時行動的保障。
同樣是在2007年,新加坡國防部宣布,“競技神450”無人機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無人機機群,這種無人機改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通信系統可以加強新加坡武裝部隊的戰場監視能力。據新加坡國防部稱,“競技神450”無人機將補充新加坡武裝部隊目前使用的“搜索者”無人機。
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競技神450”無人機世界上最成功的戰術無人機之一,也是一種多用途、長航時無人機。該無人機配備了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緊湊型多用途先進穩定系統”(CoMPASS)光電/紅外/激光指示器,光電有效載荷安裝在萬向支架上,并能適應多種有效載荷包括合成孔徑/地面移動目標指示(SAR / GMTI)雷達,電子情報(ELINT)、通信情報(COMMINT),衛星通信(SATCOM)和雙有效載荷配置。這種無人機系統是高度自主的,并由“競技神通用地面控制站”控制。其“內置自動起降”(IATOL)系統甚至可以使無人機在備降的簡易機場自動著陸。美國、英國和以色列軍隊也使用“競技神450”無人機,該型無人機在全球累計的飛行時間超過了17萬作戰飛行小時。
新加坡的設計
2008年,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在新加坡航展上公布了最新的國產戰術無人機解決方案——“天刃”(Skyblade)系列無人機的最新型號“天刃IV”。“天刃IV”無人機是與新加坡國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聯合研制的,專門用于快速任務部署,支援軍事和民用領域。這種無人機設計為完全自主飛行操作,將使操作人員能夠更好地實施機動偵察;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還推出了“下一代控制系統”(NGCS),為多種型號無人機提供了一種單一的,通用的控制站平臺。“天刃IV”無人機易于與“下一代控制系統”集成,可以自動或機械方式與其他軍用系統交聯。
“天刃IV”無人機可以為地面機動營長提供戰場態勢感知,使他能夠觀察嚴密保護的區域,并縮短戰術決策周期。這種無人機可以從一小塊空地或院子起飛,距彈射回收場的航程可達100千米,晝夜飛行高度/可生存高度為15000英尺(約4500米)。其基本有效載荷是一個重量非常輕的,雙軸陀螺穩定的監視與和觀察系統,具有高清晰度,連續光學變焦以及彩色晝間通道和自動視頻跟蹤。這種無人機可以用于偵察,戰場監視,搜索和救援,炮兵火力支援,目標跟蹤,以及海洋和海岸巡邏。
重要的是,“天刃IV”無人機可以通過地面控制站手動控制,或預編程自主執行飛行任務。它也有潛力支持多無人機作戰。這種無人機系統使用自動彈射器輔助彈射,并采用高精度自動降落傘回收,無需起飛或降落的跑道,只需要一個非常小的后勤平臺和最少的操作人員。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在深入開展國產戰術無人機的研制。巴基斯坦已經被禁止使用源于美國的先進戰術無人機能力,但是,2009年,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PAC)與意大利塞萊克斯-伽利略公司簽訂了在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位于旁遮普省(Punjab)卡姆拉(Kamra)的工廠合作生產“隼”式無人機的合同。此后,巴基斯坦就一直在使用這種無人機。合作生產始于2009年8月,進入巴基斯坦空軍服役的“隼”式無人機都具備執行光電、電子偵察和國土安全任務的能力,這也是考慮到在未來的進攻作戰中可以攜帶激光制導導彈。
2009年年底,在完成了為期6個月的大量飛行測試之后,“隼”式戰術無人機達到了技術成熟。在此期間,所有飛行架次至少安裝了一種有效載荷:光電/紅外和最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PicoSAR。據報道,雙有效載荷配置下的續航時間超過了12小時,采取直接聯系而不交接方式在18000英尺(約5400米)以上高度飛行的航程超過了230千米。成功地進行了互不連接的遠程地面控制站之間的交接操作,使執行不同任務的航程大大提高。
據塞萊克斯-伽利略公司稱,“隼”式無人機功能很強,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基本上具備了通常是更高級的無人機才有的性能。塞萊克斯-伽利略公司計劃在目前的系統上集成電子情報和通信情報能力,以提供一種比中空長航時無人機更實惠的信號情報解決方案;而且該公司也正在開發一種升級套件,使“隼”式無人機在最大起飛重量(MTOW)為750千克時,有效載荷能力進一步提高到120千克,續航時間延長至18小時。
PicoSAR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是專門為無人機設計的,具有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SAR)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器(GMTI)的功能。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加上變化檢測,使這種雷達在執行反簡易爆炸裝置(IED)的任務時特別有用。這種雷達系統能夠以極高的精度識別地面可能的擾動。
塞萊克斯-伽利略公司也驗證了其最新型“高機動性地面控制站”(HMGCS)與一種能夠提供完整模擬訓練環境和任務預演能力的自成體系、設備齊全的地面控制站一起使用的效果。利用一種新的和功能更強的數據鏈,這種無人機系統進行了有多個地面控制站參與任務的“交接”。通過克服單一地面站固有的數據鏈視距(LOS)的限制,這種飛行中的交接,提高了系統的整體作戰能力。
除了帶給巴基斯坦空軍的情報、監視與偵察任務更高的可靠性之外,通過合作生產“隼”式無人機,塞萊克斯-伽利略公司還將給巴基斯坦帶來重要的技術能力,很可能進一步打開國產研制項目大門,不僅是在無人機領域,而且是更廣泛的航空航天制造市場。而且,由于該地區的許多國家無法承受美國、歐洲和以色列制造的更先進的無人機系統相對較高的采購、使用費用,選擇購買更實惠的本地區生產的系統將給那些有能力通過建立自己的制造業來滿足需求的國家提供很大的優勢。